世界讯息:提档升级看麦收·良法|在山东,能让粮食增产的方法都叫良法
2023-06-17 07:18:24来源:农村大众

又是一年丰收季,遍地金黄麦飘香。在庆云县严务乡小武村,通过改良盐碱地,种植的240亩小麦亩产创新高。种粮大户陈国红捧着金灿灿的小麦,不禁感慨:粮食丰收,还得靠科学的农业生产方式来保驾护航。

良法,让粮食增产潜力不断释放,是山东粮食连年丰收的密码之一。


(资料图)

从“靠天吃饭”到规模化种植、科学化管理,减垄增地、托管服务、暗管排碱…………放眼齐鲁大地,一大批种粮人通过推广科学的种植方法模式,努力多打粮、种好粮,实现了粮食生产提质增效。

来吧!把这些田垄都挖了

“现在小麦亩产轻松过1300斤,而且农活也比以前轻松多了。”在肥城市安驾庄镇蔡颜子村,种粮大户肖红霞望着丰收的小麦乐呵呵地说,“得亏用了这个方法。”

是什么方法,能让小麦种植“轻松愉快还高产”?答案就藏在“汶阳田”核心腹地安驾庄镇的麦田里。

2021年,为提升种粮综合效益,山东省农业农村厅研究制定了《小麦减垄增地种植技术模式》,并在肥城市先行开展2万亩“大田无垄”种植模式试点,择优遴选50亩以上(含50亩)成方连片种植的大户作为实施主体。肖红霞就是其中一户。

肥城市“减垄增地”模式计划到2025年实现全覆盖。(资料图)

“目前我省约有80%的麦田采用常规畦田化种植,其中约有23%的地块畦宽在2米以下,60%的地块畦宽在3米以下,导致土地利用率不高,小麦产量潜力不能充分发挥。”谈到这一模式的试点推广,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作物研究员鞠正春这样说。

肥城市农业农村局生产科科长王梅介绍,在大水漫灌的背景下,田垄的作用主要是引水灌溉。每条田垄宽约30厘米,占所属耕地面积的8.4%—14%。通过去田垄,可以增加可观的有效种植面积,特别是在实现规模化经营的地块上,田间生产路、浇水沟渠等也能大幅减少,进一步增加种植面积。

新模式好用,但对农民来说,需要灌溉设施的加持。对此,肥城自2021年全面推动“减垄增地”,择优遴选成方连片的种植大户作为实施主体,按照“每亩补贴不超过平均投资额的50%,最高补贴200元”的标准进行扶持。同时,与山东省农担公司联合推出喷灌节水设备购置惠农贷产品,在实施主体承担不低于投资30%的基础上,提供10万元到300万元的贷款支持,还享受政府贴息。

站在安驾庄镇地头放眼望去,不见了往日的道道田垄,随之替代的是一根根白色的喷灌柱整齐地“站”在田地各处,随时准备喷洒出甘霖。

在肖红霞看来,“减垄增地”模式不仅增加了土地面积,而且起到了节水、促进小麦健康生长的作用。大水漫灌浇一亩地需要100立方米的水,现在每亩地只需要30立方米的水,“虽然增加了浇灌频次,但每亩每季节约水、肥、人工等成本100余元。”

目前“减垄增地”模式正在我省全域推广。

“去年肥城‘减垄增地’种植面积达到10.72万亩,一年种两季粮,每年可增产2000多万斤。”肥城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王继荣说,肥城市“减垄增地”模式计划到2025年实现全覆盖,根据测算,届时全市45万亩粮田可增加小麦有效种植面积4.5万亩。

不仅仅是在肥城,目前“减垄增地”模式正在我省全域推广。

走吧!地里的农活交给他们安心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当下,“土地托管”服务让越来越多农民当起“甩手掌柜”,在保证种地收益的同时,还增加了工资性收入。滕州市西岗镇东王庄村村民王正元便是受益者之一。“不仅不用自己种地,而且还能在城里安心打工,两头不耽误,一年的收入很可观。”

2013年,山东省供销社总结基层创新实践,全国首创了土地托管服务并在全省系统推广。东王庄村看准时机,找到滕州市供销社寻求合作,开展村社共建,把土地交给供销社领办的为农服务中心进行管理。

山东省供销社在在章丘、东平、河东、临淄、高青、惠民、夏津、冠县等地建成粮食烘干仓储基地11处。

“一开始怀疑,供销社种地靠谱吗?”王正元说,试了一年,大家心服口服。地还是那块地,种的还是小麦和玉米,效益不一样。大农机下田,省力省钱;厂家农资直供,一袋化肥便宜30元;智能配肥,一亩能省10多斤,节本加增产,每亩增收300多元。

效果好,农民乐。东王庄顺势由村党支部牵头成立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并实现“全村217户村民全部入社、1050亩耕地全部入股”,全方位与供销社为农服务中心开展合作。

“我们村从2009年以来就开始探索推进种粮规模化道路,走过不少弯路,现在看跟供销社共建的路子是对的。”东王庄村党支部书记单新民介绍,通过开展与供销社的土地托管,东王庄村亩均种植成本下降20%,亩均粮食产量增加10%,亩均效益大幅提升。同时,村民获得稳定保底收益,让农村富余劳动力解放出来投入第二、三产业,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小麦正在收割。

东王庄村的创新实践,打造了村级与供销社共建共享的“利益共同体”,降低了服务成本,提升了服务效率,还探索出一条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村集体和农民同步增收的新路子。

山东省供销社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山东省供销社围绕破解“谁来种地、地怎么种”问题,积极转变经营方式,创新开展土地托管,走出了以服务规模化推动农业现代化的新路子。

据悉,全省供销社系统已发展农业服务企业215家,建设为农服务中心655处,带动713家基层供销社因地制宜推进单环节、多环节、全程托管等形式的托管服务,今年以来托管服务土地1300余万亩。省供销社依托供发集团(山东供销现代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对接服务村党组织领办的土地股份合作社600多家,试点推广“土地股份合作+全程托管服务”新模式,全程托管服务合作社土地24.9万亩,带动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村集体经济发展。

铺吧!以后咱的地也能高产了

6月12日,走进庆云县徐园子乡市级农业产业园河谷舜田农场,只见昔日的盐碱地如今成了阡陌纵横、贯通相连的连片田、高产田。

“盐碱地改良后的小麦产量每亩地能突破1000斤,按照现在市场价格计算,每亩地能卖1300元左右。”徐园子乡柴家村党支部书记魏德智说。

盐碱地能打出千斤小麦,要是放在过去,想都不敢想。

庆云县徐园子乡党委委员、党建办主任杨振群跟记者介绍暗管排碱的技术方法。

以前柴家村是有名的穷村,盐碱化严重,为在盐碱地上种植庄稼,老百姓采用传统“高抬田、深挖沟”的改良方法,效果甚微,还导致大田里沟壑纵横,耕地面积减少。“那时候一亩地能打600斤小麦就不错。”说起之前,魏德智不住的摇头。

2020年,徐园子乡开展土地整治项目,引入国企庆裕集团和中天集团,通过土地入股、流转、托管等方式,探索土地综合整治、整合打包,建设现代高效农业基地。

“我们打破地块界限,深耕旋平,按5‰坡度规划大块条田,地下1.2米左右顺地势铺设集水暗管,4个方向有渗水孔和水位感应器,加装防堵保护膜,条田下游建设蓄水池和强排水泵站,实现了灌溉排碱。”徐园子乡党委书记韩满仓说,通过实施这一方法,不仅改良了土壤,还平掉了田里的排碱沟,每百亩地又可以新增出来17亩耕地。

机器正在铺设集水暗管。(资料图)

良法支撑效果好。根据水盐运动规律,在盐碱地铺设地下排灌管网,将土壤盐分充分溶解后渗入地下水体通过管道排走,快速降低土地盐碱度,耕层土壤含盐量由之前的千分之五到千分之八之间,降至目前的千分之二到千分之三之间,耕地质量提升0.5—1个等级,耕地质量提升了,粮食产量自然上来了。

指着田里运转的排碱泵,魏德智感慨,盐碱地改良后小麦亩产由600斤提升至1000斤,玉米亩产由1000斤提升至1400斤,亩产增收740余元。

以良法促增产,去年,徐园子乡采用暗管排碱技术的水稻亩产达到1400斤。(资料图)

粮食满仓,实现盐碱地增产增收突破制约因素是关键,庆云县从改良盐碱地上下功夫,以良法促增产。据了解,庆云县现改良盐碱地3.2万亩,新增耕地5000余亩,粮食年均增产达1000余万斤。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张超 通讯员 纪宗玉 赵庆余 马俊良

标签:

最后一页
设置大运会专用道、增加K6K7车次,市民体验大运会交通保障-环球今日讯

精彩推荐

资讯News

  • 聚焦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