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张峥
一项针对中国Z世代消费者的新研究显示,关心地球和环境是新一代中国人的共同特征——超过一半(54%)的人认为自己对“可持续”概念的了解相对清晰准确。27%的Z世代中国消费者表示,他们正在积极行动,通过减少个人碳足迹、回收废弃物和减少消费等行为,来降低日常生活对环境的影响。“零废弃”是一种对环境友善的生活选择,是尽可能避免产生垃圾的环保理念。
(资料图)
——————
“今天是端午小长假第一天,留心比较之下,发现原来只要不出门,我的垃圾产出量就会直线降低。除了晚上外出吃饭以外,其余时间均没有产生垃圾。我的环保小心得:
1.打扫桌面卫生时使用抹布,减少若干纸巾的使用量;
2.网购时收到的快递经常会有过度包装的情况,可以将内包装的纸盒循环使用,比如用来收纳桌面杂物;
3.在家吃饭比外出吃饭更为环保,工作日早晨可以早起半小时吃完早餐再出门,也是很容易就可以养成的生活小习惯。”
以上是“95后”团工作者小南的“每日垃圾减量记录”。她说:“‘零废弃’是一种对环境友善的生活选择,是尽可能避免产生垃圾的环保理念,每个人都能以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减少产生垃圾、物尽其用。”
如今,垃圾分类已被大家所熟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同样重要的“垃圾减量”却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常常被我们忽略。
垃圾分类势在必行,垃圾减量提上日程
先来看一组数据:2010年,全球每天产生350多万吨垃圾,处理垃圾的费用高达2050亿美元。到2025年,全球每天的垃圾生产量将增长到600万吨,垃圾处理费用也将高达3750亿美元。人类产生的垃圾,早已遍布了全球,无论是太平洋还是珠穆朗玛峰,无论是陆地还是深海,都能看到人类垃圾的踪影。
再来看北京:2010年至2019年,北京市的生活垃圾由每年635万吨上升到1011万吨,日均生活垃圾为2.77万吨。10年时间,生活垃圾增长了近60%。
对此,北京市颁布并施行了《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也是国内第一部规范垃圾处理的地方性法规。到2021年5月,《条例》实施一周年新闻发布会公布如下数据:2020年全市生活垃圾日均清运量2.2万吨,比2019年的2.77万吨下降20.42%,日减量7100余吨。减量效果相当于少建了2座日处理3000吨量级的阿苏卫焚烧厂,仅拆迁、土建等一次性投资就节省200多亿元,既节约了土地资源,也从源头上减少了环境污染和碳排放,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三本账实现“正”丰收。
垃圾分类势在必行,垃圾减量也同样重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需要从小事开始,先减量,再分类。简单来说,垃圾分类是为了将资源与废弃物分离开,将资源回收再利用,将废弃物通过不同工艺进行综合处理,从而达到减少资源浪费的目的。但其实,这只是在垃圾产生后实行的“挽回”措施。而垃圾减量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以及采用适当措施减少垃圾体积和重量的过程。
粗略统计,我国城市人口每年人均产生700斤垃圾,如果只做分类,不做减量,对后续垃圾分拣和处理的压力就不会减少。在《条例》中,也不断强调要做好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工作。只有人人都意识到应该从源头减少垃圾的产生,才能减少资源浪费和废弃物的产生,有效减缓垃圾的增长速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根本上解决日益严峻的资源和环境问题。
物尽其用:“捡破烂”也可以成为新风尚
喝空的奶茶杯、凋谢的鲜花、擦过油渍的纸巾、玻璃碎片、不再被主人喜欢的玩偶、旧沙发椅凳……据不完全统计,城市居民每天会产生约1.2千克的生活垃圾。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双碳”环保的流行趋势下,看见了废弃物的价值。他们把这些破烂捡回家,通过创造,赋予这些破烂“可循环价值”和“再创造的美”。
比如家住北京安定门附近的小罗,每周都会有两三个晚上,衣兜里揣着一次性手套和消毒纸巾,骑着二手电动车,在静谧的胡同里慢慢地四处转悠。这不,在北锣鼓巷的垃圾桶附近,一个约2米长的黑色皮面沙发吸引了小罗的注意力。
“这是谁家搬家或店铺换新后不要的,除了皮面有些污垢,坐垫有些塌陷外,完全可以继续使用。”小罗给沙发拍照后,标记上时间、地点和简单的说明,发在自己运营的社交账号上,供有需要的人前来自取,同时还附带提醒一句“线报具有时效性,随时可能会被清走”。
很快,旧沙发被需要的人搬回了家,继续它的“服务”生涯。
如今,不少年轻人和小罗有着同样的爱好,“捡破烂儿”正成为年轻人中流行的一股风潮。“勤俭节约是我们的传统,老一辈人就特别爱惜老物件儿,东西坏了修修再用。我们只是在做他们过去常做的事而已,本质上都是一种资源再利用、减少浪费的行为。”小罗觉得,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租房打拼的年轻人,如果能得到免费的、可以再次利用的二手物品,对他们来说是节约生活成本的不错方式,同时也做到了垃圾减量。
小罗这种把路边有利用价值的旧物拍下来放到网上、分享这些“街头资讯”给有需要的人的做法,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关注和点赞。
Z世代:从我开始,“过刚刚好的生活”
曾经有人说:“我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车上笑。”而如今,骑行这种“把自己当作引擎”的出行方式正成为今夏年轻人流行的生活运动方式。一边燃脂,一边减少碳排放,让年轻人大呼过瘾。据统计,北京国内首条自行车通勤专用道日均骑行流量为4000~5000人次,累计减碳超过1500吨。
对很多Z世代的年轻人来说,环保并不是一种“任务”,也不是一种规定,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低碳环保理念,带来的是一种更为舒适、自由、有趣的生活。
目前在年轻人群体中非常普遍且流行的是二手生活。一方面,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以旧换新、折价换购电子产品。京东《2022中国电器服务行业趋势洞察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手机、电脑等数码产品和家电产品以旧换新的成交额同比增长666%。通过以旧换新,可以让废旧电器得到专业回收处理,产生环保价值,同时也能为租房的年轻人节省更多的生活空间。
另一方面,买卖二手商品也成为一种消费潮流,小到图书、手办、闲置衣物、化妆品小样,大到家电、健身器材、怀旧好物,年轻人在二手交易平台上淘的东西可以说是五花八门。
《2021中国闲置二手交易碳减排报告》显示,中国二手闲置物品交易规模,从2015年约3000亿元快速提升至2020年破万亿的市场规模,闲置物品交易的范围覆盖了几乎所有的消费品品类,预计2025年将达到接近3万亿元的市场规模。
一手卖,一手买,卖家能够“回血”,买家以更少的预算淘到心仪好物,还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一举三得,让年轻人乐此不疲。
针对中国Z世代消费者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关心地球和环境是新一代中国人的共同特征。对国内近1000名年龄在18至24岁的消费者的调查发现,超过一半(54%)的人认为自己对“可持续”概念的了解相对清晰准确。27%的Z世代中国消费者表示,他们正在积极行动,通过减少个人碳足迹、回收废弃物和减少消费等行为,来降低日常生活对环境的影响。
在他们看来,环保可以是把不穿的旧衣改造成帆布袋或者双肩包,是使用废旧玻璃杯DIY插花瓶;环保也可以是在旅行或买咖啡时带上自己的杯子,在点外卖时勾选“不需要一次性餐具”……总之,年轻人把低碳环保搞出了一种值得高调“炫耀”的时尚感,一种舒服的生活方式,对他们来说,环保也是很酷的行为。
在记录“每日垃圾减量”的小南看来,“零废弃”并没有一般人想的那么困难,“只要每个小小的我做出力所能及的努力,比如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做好垃圾分类回收,过刚刚好的生活,都能让我们更接近‘零废弃’这个目标。不用因为‘零’这个目标产生压力。”小南表示。
的确,从我开始,“过刚刚好的生活”,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可以随时践行的绿色环保生活。
标签:
精彩推荐
2022年12月08日公告发布
2022年12月07日公告发布
5月20日是网络情人节,郑州陈寨花卉市场的一家花店看到一束与众不同的花,竟是用15个钢丝球包扎的。花店...
相较于火车站,机场的免费Wi-Fi速度要快了不少,而全球最快的免费Wi-Fi机场名单,也被统计了出来。美国...
近日,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向社会通报全省法院消费者权益司法保护工作情况及10起典型案例。据了解,五年...
南京市19日通报,公安部门在疫情防控期间依法打击各类涉疫违法犯罪行为,截至3月18日,全市共查处各类涉...
日前,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北京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
去年下半年以来,受多重因素影响,房地产市场出现下行态势。今年以来,各方共同努力持续稳地价、稳房价...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49届会议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权保障边会18日在广州举办。会议由中国人权研究会、中...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印发《关于开展技术技能类山寨证书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针对网络消费乱象,最高人民法院近期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网络消费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
当好农民工的“护薪人” 近日,罗某等7名农民工在收到被拖欠的工资后,纷纷打电话向江西省南昌市...
“通讯录里所有人都知道我欠钱了” □ 本报记者 韩丹东 □ 本报见习记者 张守坤 ...
大连宝马车撞人案肇事司机被判死刑 本报讯 记者韩宇 10月29日,辽宁省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
医院财务迷上网络赌博输光5000万元公款 □ 本报记者 马维博 □ 本报通讯员 汪宇堂 曹...
辊环车削 雕琢毫厘(工匠绝活) 【绝活看点】 23年来,雷虎始终扎根一线,改进钢材轧制工艺...
交警严查超标电动自行车挪用“白牌” 截至昨晚6时,处罚电动自行车违法行为共计6585笔;下一步将...
明起寒潮来袭 北方气温普降10℃以上 中央气象台预计,本周日北京平原地区最低气温降至-4℃左右...
多种蔬菜价格降幅达五成 包括菠菜、蒿子秆等 预计本月中旬蔬菜恢复供需平衡 本报讯(记者...
北京周日最低气温或达-4℃ 本报讯(记者 赵婷婷)北京青年报记者昨天从中央气象台获悉,新一股...
资讯News
06-29
06-29
06-29
06-29
06-29
06-29
06-29
06-29
06-29
06-29
06-28
06-28
06-28
06-28
06-28
06-28
06-28
06-28
06-28
06-28
聚焦Policy
当好农民工的“护薪人” 近日,罗某等7名农民工在收到被拖欠的工资后,纷纷打电话向江西省南昌市...
“通讯录里所有人都知道我欠钱了” □ 本报记者 韩丹东 □ 本报见习记者 张守坤 ...
大连宝马车撞人案肇事司机被判死刑 本报讯 记者韩宇 10月29日,辽宁省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
医院财务迷上网络赌博输光5000万元公款 □ 本报记者 马维博 □ 本报通讯员 汪宇堂 曹...
辊环车削 雕琢毫厘(工匠绝活) 【绝活看点】 23年来,雷虎始终扎根一线,改进钢材轧制工艺...
交警严查超标电动自行车挪用“白牌” 截至昨晚6时,处罚电动自行车违法行为共计6585笔;下一步将...
明起寒潮来袭 北方气温普降10℃以上 中央气象台预计,本周日北京平原地区最低气温降至-4℃左右...
多种蔬菜价格降幅达五成 包括菠菜、蒿子秆等 预计本月中旬蔬菜恢复供需平衡 本报讯(记者...
北京周日最低气温或达-4℃ 本报讯(记者 赵婷婷)北京青年报记者昨天从中央气象台获悉,新一股...
昌平一家四口确诊新冠肺炎 天通北苑第二社区升级为中风险地区 朝阳两涉疫校区及16所学校停课 ...